(1)空壓機頻繁啟停
原因分析①:空壓機運行參數(shù)設置有誤。
處理措施:應重新設置空壓機運行參數(shù)。
原因分析②:空壓機設備外部出口管道上設置了止回閥。
處理措施:應取消空壓機設備外部的出口止回閥。
原因分析③:緩沖罐容積過小。
處理措施:應增加緩沖罐的容積,緩沖罐的總容積可按照空壓機總排氣量的1/8~1/6進行選型。
(2)空壓機高溫報警
原因分析①:如果是水冷型,應考慮冷卻水冷卻效果欠佳,是否水量不夠,或是管道結垢造成的。
處理措施:先采用水表判斷冷卻水量是否滿足要求;通過分析冷卻水的水質,判斷冷卻水是否處于易結垢狀態(tài),應及時對冷卻水系統(tǒng)進行加藥處理,控制冷卻水的萊氏穩(wěn)定指數(shù)(RSI)
原因分析②:空壓機站的室內(nèi)溫度過高,可能站房的通風系統(tǒng)不合理。
處理措施:如果是負壓系統(tǒng),應加大排風量。對于正壓系統(tǒng),應檢查正壓風機的進風過濾器是否堵塞,造成效率降低。
原因分析③:溫控開關控制閥可能損壞。
處理措施:更換新的溫控開關控制閥。
(3)空壓機不加載
原因分析①:卸荷閥氣缸活塞密封條有磨損,導致控制氣路密封不嚴無法加載。
處理措施:更換卸荷閥氣缸密封條。
(4)空壓機油路系統(tǒng)生銹、轉子卡死
原因分析①:初步判斷這種情況是潤滑油乳化后,油路系統(tǒng)內(nèi)產(chǎn)生冷凝水,機器仍連續(xù)運行,潤滑油乳化后起初會慢慢變稀薄,油氣分離器無法進行分離,潤滑油逐漸隨壓縮空氣排出,剩余油量會越來越少,同時與金屬部件的銹漬混合,油質變渾,機器會經(jīng)常高溫,未及時處理導致情況越來越嚴重。
處理措施:為避免潤滑油乳化,必須確認空壓機加載時轉子出口溫度在75℃以上,加載比例至少占運行時間的1/3。如果轉子出口溫度過低或加載比例低,可以減少冷卻水的供給量,提升油溫。
(5)空壓機油冷卻器漏水
原因分析①:冷卻水系統(tǒng)對冷卻器銅管有腐蝕性。
處理措施:建議化驗冷卻水成分,如果冷卻水中含有對銅有腐蝕性的元素,必須立即對冷卻水進行處理,否則會對冷卻器造成損壞。如果有必要,可以考慮更換耐腐蝕性更強的不銹鋼列管冷卻器。
循環(huán)冷卻水的水質指標參考GB/T50050-2017《工業(yè)循環(huán)冷卻水處理設計規(guī)范》。
(6)空壓機汽缸壁腐蝕
原因分析①:冷卻水溫度過低??諌簷C氣缸溫度過低會導致水蒸氣凝結于缸壁上,再與空氣中的雜質、潤滑油等混合在一起容易生成腐蝕物質,強烈腐蝕汽缸壁,導致其表面金屬組織疏松。
處理措施:應適當提高設備冷卻水的進水溫度,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(7)管網(wǎng)含有水
原因分析①:干燥機運行不正常。
處理措施:檢查干燥機的壓力露點是否達到設定的運行參數(shù)。
原因分析②:緩沖罐或儲氣罐內(nèi)存在冷凝水。
處理措施:及時放空緩沖罐和儲氣罐內(nèi)的冷凝水。一般在緩沖罐設置電子排污閥進行定時排水,確保系統(tǒng)的大量冷凝水得到及時排放,從而減小干燥機的負荷。在儲氣罐設置機械自動排污閥。